《告别百年激进》读后感2000字

告别百年激进读后感
告别百年激进读后感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陈平教授的微博评论中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买回来的路上大致翻了翻,顿时两眼一黑,几乎全是经济术语,看起来十分费劲。果然,回到家定定的看了二十来分钟,觉得十分晦涩难懂,对于我这种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文科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想了很久问自己要不要放弃,换一本看得懂的书来阅读,最起码看书的过程会轻松不少。但又一想,我不能开这个头,难道以后看到的每一本让我觉得晦涩难懂的书我都要放弃吗?更何况,这种超越我知识框架的书有很多很多。于是,建立在我自身对现实经济社会几乎没有什么概念的基础上,我粗略的看完了这本书,谈一谈自己从中收获的小小思考。

 温铁军教授的这本书是他在2004-2014年间演讲录的一个整理,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温教授对现行中国社会用一般的西方价值判断看全球形式的质疑,这就涉及到意识形态的问题了,似乎与我前面看的一本《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思想研究》有点不谋而合的意思,当然,也有可能是我强行不谋而合了。再一个作者提到的去城市化和生态文明多样性与市民农民相融合的新型城镇化让我有了不少感悟。最后,因为我本身的专业是教育学,所以对作者以自身经历谈到的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的教育问题让我扩展了视野,有了新的视角去理解一些问题,现暂时从这三个角度来谈一谈我看这本书的体会。

一、意识形态

 作者在文中重申了意识形态不得不受制于经济基础的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甚至多次强调去意识形态来剖析问题。事实上,发展中国家的当代高等教育大都按照结构高度化的西方教育体制来搞,大都迫使知识分子服务于西方、倾向于西方的特点。我们用西方的价值体系去解释历史问题,比如说教科书告诉我们是因为中国“闭关锁国,落后挨打,”但事实上,相关数据表明,中国自宋代以来一直是一个贸易盈余的国家,甚至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盈余国,挨打的原因不是因为落后,是因为贸易盈余太大,出口太多。就因为中国长期对西方的贸易顺差太大,西方无利可寻,为了改变西方的贸易逆差,就用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后来,打完了中国,在中国建立了大学,留下了这八个大字。

 作者从经济的角度重新解读了意识形态,他说要站得比意识形态更高,超越价值观,才能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看到开头的这句话才算是把我引入到了这本书中,接着看下去。

二、去城市化和城乡二元结构

 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有三个模式,把分散在农村的贫困人口空间平移到大城市贫民窟的典型野蛮资本主义模式叫盎格鲁-美利坚模式,有着严重大城市病。城乡兼容、城乡统筹、城乡融合的叫做莱茵资本主义,相对来说不会造成严重的大城市病。最后是资本内化于政府的国家资本主义模式,政府公司化运作之下的工业化发展。而我们国家是类似于这三种的混合体,我们中国虽然没有贫民窟,但是有农民工进城务工建造的城中村。中国在进入了金融业与地产资本结合的城市化高速扩张的时期,地产商用钢筋水泥打造城市,绿化似乎都是千篇一律的草坪缺乏生态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作为人,人性所必须要有的自然属性被剥夺,城市扩张侵占了大部分土地,环境污染,用水污染,食品污染,剥夺了人类生存的自然诉求。人们在这种地产的不安全和压抑中,就开始思乡了,伴随着中产阶级崛起,伴随着中产阶级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就形成了“去城市化”的趋势。

 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承担了整个产业危机或者代价。似乎每当产业资本在城市发生危机的时候都会把代价向乡土社会转嫁,像知青下乡就是由于城市生产劳动力过剩,把危机转嫁给农村,使得这些劳动力在乡村有一口饭吃,避免了这些过剩劳动力留在城市造成社会问题。那么,为什么一般国家的农村不能接受危机代价呢?那就应该感谢20世纪三次土地革命战争,在土改这种无偿分配土地制度,使得土地成为无风险资产的情况下,这种二元结构的乡土社会有效的化解城市产业资本的危机。但同时,作者也提到了中国三农问题及城乡二元结构对立。最后,作者谈到了生态文明多样性与市民农民相融合的新型城镇化。

三、教育

 一直以来,我都不了解网络上盛传的“伤痕文学”究竟是什么,可能是因为我没有经历过,所以不能设身处地的去感受那一群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人的遭遇,以至于无法和他们所代表的伤痕文学产生共鸣,但这些都不妨碍我站在我自己的立场去看待他们。我以为,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发展都不得不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历史尘暴的浩荡滚滚而来,你我都是其中一粒微小的尘土。作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出身,全家六口人均参与了上山下乡,做了时代的垫脚石。爬起来不容易,所以时代赋予了作者的艰苦奋斗的意志,作者说怪不得国家,因为任何国家都会遭遇危机,我们国家还好拥有农村可以解决城市过剩劳动力这一问题,如果没有,过剩劳动力留在城市可能会造成城市内乱。客观来讲,无可厚非,只有国家资本总量强大了,才能对抗金融帝国主义阶段的国际竞争。

 作者还讲了作为经历了两个时代教育的人,在他父亲的时代说俄文,用俄文教书是权威,而到作者这一代,用英文,说英文,教英文则变成了权威。都是不同的时代背景赋予教育不同的选择,作者说要多做国际比较分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觉得,超越主流的的独立思考能力,很难讲不会被时代所影响,但走出时代桎梏似乎显得更为重要。

 看书的过程感觉是一个把自身与外界剥离的过程,更何况,这次看的书给了我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角,还是收获了一些东西,希望我们国家可以将自己的改革经验及意识形态推广出去,在国际上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告别百年激进》读后感2000字

赞 (2)